亳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亳州文明网!

新乡贤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深化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风尚 > 新乡贤
江凤华:挥毫泼墨画亳州 古道热肠做公益

2017-07-19 14:55:00  亳州文明网

 

  江凤华,2017年全国在武当山举办的道德经书法现场比赛获优秀奖,四月份随谯城第二招商局走进天津,为亳州在天津企业家书写作品多幅,为在亳州投资的多名企业家书写书法作品多幅,受到一致好评。

  他是一位热爱社会公益的书法爱好者,义卖书画帮助困难群众,传播亳州文化。如今,除了公益事业,已是花甲之年的江凤华致力于用自己的书法,宣传亳州古城,为家乡的经济建设鼓与呼。

  坎坷人生路上自强不息

  “运筹帷幄百战胜,兵贵神速旌旗动,道通谯城六条街,金戈铁马威武风。”在谯城区魏武社区的一座两层小楼内,江凤华刚刚完成一幅自己创作的诗,并用草书写在宣纸上。短短几行大字里,就将亳州的古运兵道写的栩栩如生,尽显亳州悠久的历史文化。笔者见到今年63岁的江凤华,亦然风流倜傥,意气风发。江凤华曾在老年大学附近卖字画将近十个年头。江凤华善写行书,多年来的积淀和对书法的执着,让他拥有不少粉丝,知道他的人,总是托人向他求字。

  江凤华说:“在外摆地摊卖字,最初是为了营生,到了后来就是为了多些历练,感受形形色色的社会人生。”父亲曾经被打成右派,一家人四处逃荒,20世纪80年代,他开始经商,南来北往,尽管他的很多观念发生了变化,平常心处世的态度始终没变。

  后来,随着江凤华将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运用到写字中,他认为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人’是最重要的。“正因为经历过足够多的坎坷,才能见过足够的繁华。”江凤华说。一番闯荡之后,他将舞出人生靠自强当成座右铭,与他人共勉。

  挥毫泼墨传播亳州文化

 

  笔者看到,他刚刚完成的一副介绍亳州文化历史的书法作品,打算赠给一位北京求字的客商,用亳州文化历史名人作诗写字,就是为了让客商欣赏书法的同时,也能了解亳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被亳州吸引,到亳州投资,为亳州发展做贡献。

  2008年,他加入汤都书画院,成为我市老艺术家中的一员,这让他与同道中人的交流更便捷起来。江凤华喜欢自己创作“藏头诗”,通常四句话,将求字者的名字放在每一句的开头,读起来顺畅又充满意趣。“起商汤连京杭,涡河岸边是故乡;华佗医术陈抟赋,木兰尉迟赞张良;学三曹敬老庄,三朝古都长寿乡。”“运筹帷幄百战胜,兵贵神速旌旗动,道通谯城六条街,金戈铁马威武风。”这是他专门为曹操运兵道作的藏头诗,既写出了运兵道的规模,也写出了当年三曹历史的气势磅礴。

  义卖书法为精准扶贫助力

  江凤华的书法多以励志为主,“天道酬勤”、“学思悟创”、“梦想成真”、“吃明白饭,流辛苦汗”、“云鹤游天八万里,舞出人生靠自强”……每幅字中都寄托了他对别人的美好希望和祝愿。

  江凤华说:“现在生意交给了儿子做,也不去老年大学摆摊了,就有更多时间去研究文化和书法,发展我热衷的公益事业了。”他多次参与涡阳、利辛等地的献爱心书画捐赠活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除了捐资捐物,还会通过书法义卖,帮助他人缓解困境。

  有空闲的时候,江凤华还会到各个乡镇摆摊,进行书法演讲,免费向学生和群众赠送书法,指点学生学习书法中遇到的疑惑。多次参加写春联,送文化下乡。宣传精准扶贫政策,义卖的善款,捐赠给贫困户,为谯城的精准扶贫助力。闲暇时间把《三字经》《道德经》等书中的名句,书写成中堂,赠送给农民朋友,为书香谯城建设出力。(张武之 杜振华)

责任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