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涡阳县刘恒元:乡村教师不畏病痛折磨 五年默默坚守三尺讲台
发表时间:2020-10-22 08:27:00来源:亳州文明网

  人物简介:刘恒元,男,1979年6月生,涡阳县城关街道王土楼社区居民,涡阳县新兴镇大李小学教师。

  事迹简介:2015年,刘恒元被确诊为尿毒症,之后他便开始了每周三次的透析生活。虽然辛苦但他仍然在治疗结束后返校坚持上课。面对学生,他始终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其中杜某旭在他的谆谆教导下,由“问题学生”变得越来越优异。宋某宇在他的鼓励与感化中由大家眼中的“鬼见愁”变成被大家认可的“好学生”……刘恒元还善于创新教学方式,2019年,他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写成了一篇论文——《善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无论是在教学方式,还是管理方法上,刘恒元还乐于帮扶年轻教师,为他们解惑答疑。刘恒元曾获评“中心校优秀教师和市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20年9月份获评亳州市“药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正文:

  每周透析三次,仍然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随时可能倒下,依然坚持上好“最后一节课”;遭受病痛折磨,始终带着笑容激励身边的年轻人……他就是涡阳县新兴学区大李小学教师刘恒元,“每当站在讲台上,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健康’人,忘掉疾病。”

  忍着病痛不愿缺席每一堂课

  41岁刘恒元,2015年通过涡阳县人才引进政策,从阜阳市临泉县回到涡阳工作,来到新兴学区大李小学任教。至今一直在新兴学区大李小学任教。他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用最真诚的陪伴为农村的孩子们筑梦。

  2015年秋季学期,刘恒元突然感到胃不舒服、呕吐,小便勤,浑身乏力,到医院就诊时被确诊为慢性肾衰竭晚期,也就是尿毒症。五年来,从他被查出尿毒症时,便开始了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治疗的生活,被病痛折磨的他,身上没有一处完好的皮肤。从县城医院到任教学校,60里路,但他从未因为治疗缺过学生一节课。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他把透析时间定在了二、四、六下午。刘恒元说,如果早上去透析,下午就不能到学校上课了;周六透析,可以不占用上课时间,多教学生一些知识。

  考虑到刘恒元的身体状况,学校在排课时打算减少他的课时量。刘恒元知道后,立即找到校长侯光杰,拒绝学校的“照顾”。刘恒元说,是他主动要求继续上课的,他觉得自己就是个“正常人”,希望别人也能这样看待他。当时学校老师少,每个人的课时数达到20节课,如果减少他的课时数,其他老师的课时数就会增加,他不想看到别人因为自己而受累。近几年,学校增加了多名年轻教师,刘恒元的课时数减少到15节。

  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刘恒元一直兼任班主任。为了减少劳动强度,学校希望他能够卸下班主任的担子,学生和家长都会理解得。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个建议被刘恒元拒绝了,“我从来不认为当班主任是负担,相反我觉得这是件有意义的事。”

  刘恒元说:“要想治好尿毒症,需要合适的肾源,但肾源可遇不可求,我可能随时倒下,但即使如此,我也要站到讲台上,我要像‘蜡烛’那样,为孩子们照亮未来。”

  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在刘恒元看来,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事再大都不能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在他的教育和帮助下,后进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顽皮的孩子变得听话了……每次评比,学生们的成绩在新兴学区27个小学里始终名列前茅。

  12岁的杜某旭刚刚升到五年级,提起刘恒元老师,他满怀感激,“刘老师对我的帮助太大了,没有他,我的数学成绩可能会一直差下去。”杜某旭二年级时,数学只能考50多分。经过几次交谈,刘恒元发现杜某旭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学习态度不端正,而且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只要改掉这些毛病,成绩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刘恒元首先“监督”杜某旭改掉笔迹潦草的毛病,同时,刘恒元又找到杜某旭的家长,发挥他们在课后的监督作用。为了培养杜某旭的学习兴趣,刘恒元还为他开起了“小灶”,每天抽出半个小时时间,为他辅导功课。很快,杜某旭的数学成绩从50多分提高到80多分。不仅杜某旭,在刘恒元“小灶”学习过的学生有五六个,成绩进步都很明显。

  顽皮且不学习的学生一直是老师们“头疼”的对象。即使对待这些孩子,刘恒元始终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11岁的宋某宇上课爱说话,作业从来不写,是不少老师眼中的“鬼见愁”。接触次数多了,刘恒元发现,宋某宇劳动特别积极,爱帮助人。于是,刘恒元因势利导,多次公开表扬宋某宇的优点,获得肯定的宋某宇渐渐地变得听话,懂礼貌,成了同学们心中的“好学生”。

  “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刘恒元说,教育是爱的事业。老师对学生付出爱,学生也会对老师表达爱。每当他当站在讲台上,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喜悦,这让他忘了自己的疾病,忘了身上的疼痛,这就是爱的力量。

  创新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起来

  数学学科的知识通常比较晦涩难懂。刘恒元说,比如蓄水池的应用问题,一根水管向水池外喷水,一根水管向水池内蓄水。这体现的生活情景可能给学生一种荒谬的感觉,但如果能在生活中还原这样的场景,学生就会恍然大悟提升教学效果。

  2019年,刘恒元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写了一篇论文——《善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文中提到“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授课质量,为小学生的学习成长以及未来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因此,刘恒元在教学中,非常善于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每当教授“线与角”这一单元的数学知识时,刘恒元都会让学生统计家中有哪些东西的摆放符合平行规律,又有哪些家具利用到相交与垂直的知识,让学生将“学”与“用”结合在起来,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乐趣。

  热心帮助青年教师助其成长

  刘恒元的敬业态度和教学方法让年轻的教师获益匪浅。2018年,丛桂霞进入大李小学任教,第一年就担任二年级班主任。开学不久,她遇到了一个“棘手”的学生。这个学生一年级时成绩很不错,但由于家庭离异,到了二年级成绩直线下滑。丛桂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束手无策,于是把苦恼说给刘恒元。

  刘恒元通过自己班的学生把“棘手”学生的家长请到学校,并向丛桂霞传授沟通技巧,帮助分析问题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很快,这个学生的成绩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语文、数学成绩始终稳定在80多分。

  “在刘老师的帮助下,我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丛桂霞说,刘恒元定期家访,每个月都会到学生家里“走一趟”,及时了解学生和家庭情况;学生学习离不开家长,刘恒元更是提出了“家校共建”,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最重要的是他的工作态度,抱病上课,非常敬业。

  新兴学区负责人燕保山介绍说,新兴学区的教育在全县农村中学中一直是名列前茅,这离不开背后默默奉献的小学教师们,是他们夯实了新兴教育事业的基础。刘恒元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深受尿毒症依然坚持上课,是新兴学区全体教师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