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蒙城县陈友轩:身患重病不下三尺讲台 36年扎根乡村孕育桃李芬芳
发表时间:2019-01-24 16:08:00来源:亳州文明网

  个人简介:陈友轩,男,1963年11月生,蒙城县坛城中学教师。

  事迹简介:从1982年参加工作至今,陈友轩的教学岗位只是从小学转到了初中,却从未离开过蒙城县坛城镇农村教学第一线。即便是在患重病期间,他忍着腿疼,坐在板凳上上课也不愿请假,而是一直拖到暑假才去治疗。36年,他一心扑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很少往家里拿钱。得知自己可能患了白血病后,感觉愧对妻子的他,到街上赊了一枚戒指,算是对妻子唯一的弥补。一张讲桌、一块黑板、一个凳子。三尺讲台上,陈友轩坐着为孩子们上课的情景,定格成了一道风景。

  正文:

  青春的选择,返乡做一名英语教师

  1982年,陈友轩于蒙城一中高中毕业后的第二年。

  这个年代的农村,跑遍十里八乡都找不出来一个会说英语的,更别说英语教师了,可中考又必须考英语,怎么办呢?大队书记将目光瞄准了陈友轩。

  80年代的高中生,得有多值钱?那个时候国家很多地方都需要人才来填补,能有一个上高中的,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了,鲤鱼跃农门,可以进城里工作。

  大队书记忐忑的找到陈友轩,话没说两句,陈友轩就一口答应下来。当时的他,有种宿命感,冥冥之中似乎注定了这一生他都会是一名教师。

  从这年起,陈友轩到陈圩小学当起了一名民办教师。两年后,因为“教得很有名气”,他被调到坛城中学担任英语教学。八十年代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十分匮乏,尤其是师资水平较低的英语学科,甚至连学习资料都没有。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解决学生们的资料问题,陈友轩自己掏钱买了一本英语资料,在钢板上刻题,用手推机一张张油印,几乎印完整本书,就为了让班上的每位同学都有一份。那一届的学生们参加中考时,满分的英语试卷,有三个学生拿到了99的高分,全班的英语水平,在全县都是名列前茅。

  当时校长特别激动,并且以个人的名义在教师会上宣布奖励了他五十块钱,而他当时的工资一个月也不过30多元。因为这个成绩,他又收获了蒙城县“先进教师”殊荣。

  而这,也坚定了他爱岗敬业的信念,接下来,在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岗位上,他一干就是近20年。期间,他通过努力,由民办教师转正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

  坐着的身影,定格成课堂最美风景

  对讲台的留恋,陈友轩已经达到了痴迷,痴迷到宁愿忽略自己的健康,也不愿缺席学生一节课。

  双腿肿胀、疼痛,频发低热。2012年,陈友轩的身体开始出现异样。课堂上,他的腿疼得厉害,好几次,他站立不稳,只能用手撑着讲桌。

  学生们多次劝老师回家休息或去治疗,无果。实在看不下去了,学生们便为陈友轩准备了一个凳子,让他坐着讲课。

  “上午还好,一到下午就开始肿、疼,晚上还会莫名其妙发烧。一直这样反反复复。”陈友轩说,他以为没什么大碍,只是吃点药来退烧、止疼,没想到一年后,腿部的肌肉像是萎缩了一般,用指腹轻轻一按就是一个窝。

  “我劝他几次了,让他赶紧请假去治疗,他总说没事。”蒙城县坛城中学校长说,当时,正值他带的那届学生面临中考,陈友轩担心临时换老师会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一直拖着病体坚持上课。家人意识到陈友轩的病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三番五次劝他请假治疗,固执的陈友轩才勉强答应,但前提是必须要等他的学生参加完中考。

  一个月后,中考结束,陈友轩所带的九(3)班学生的综合成绩,在全校排名第一。

  病痛自己咽,最好的一面留给学生

  中考结束,陈友轩终于做了一次彻底检查,结果为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需要用药物和针剂来控制,否则就会转为白血病或血栓。与此同时,陈友轩也开始了苦不堪言的治疗过程。

  按照医生的叮嘱,陈友轩要在医院接受全面治疗,病情有所缓解后才能投入工作。但是,陈友轩没请一天假。白天课多,为了不影响上课,他并不按医生叮嘱的时间打针。

  陈友轩的妻子冯素华告诉记者,陈友轩的病症很奇怪,每次打完针后的两三个小时就会伴有高烧不退、浑身冰冷、唇色发黑、面部红胀等症状。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他也得裹着厚厚的棉被睡上五六个小时才能渐渐恢复正常。这中间的八九个小时是最痛苦难熬的,因为白天要上课,他只能选择晚上打针,把最好的精神状态留给学生。如果第二天有新课或课多时,他担心身体恢复的不彻底而影响学生和课堂效果,就会推迟打针,由两天一针变成四天一针或五六天一针。

  “反正我这个病就这样了,慢慢维持着就是了,你不能因为这样就随便缺课呀,也不能让学生整天面对一个病恹恹的老师吧!”陈友轩故作轻松地说。

  盛开的桃李,就是对他最高的评价

  陈友轩任教的是英语学科,农村孩子基础薄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慢慢消化。而课堂上的时间极其有限,怎么办?陈友轩向学校申请了一间杂物房居住,方便他利用放学和晚上的时间轮番给学生补缺补差。

  “他最看不得穷人家的孩子吃不上热饭、穿不上暖衣,几乎把所有工资都投在了学生身上,喊学生一同跟他吃住,为学生买书包、衣服等用品。”谢廷邦说。

  桃李盛开自芬芳。在陈友轩的手机里,留存着很多他和已毕业学生的短信、微信聊天记录:“最不放心你的身体,请你悠着点,别再那么拼了,我们会心疼的。”“我在深圳混得还不错,这里风景很美,我派人去接你过来旅游好不好。”“你对我们那样好,下辈子也不会忘记你的。”……看得陈友轩热泪盈眶。

责任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