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谯城区罗峰:二十年如一日赡养 孝敬岳母受点赞
发表时间:2018-11-06 14:41:00来源:亳州文明网

  人物简介:罗峰,男,1970年9月出生,住谯城区薛阁街道魏武社区交通路31号。中共党员,现任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事迹简介:“躬身当桥,挺身做梯”是罗峰的座右铭,罗峰作为一家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和一名共产党员,把岳母接到自己家中,像亲生儿子一样,二十年如一日的赡养、孝敬岳母,使岳母老有所养,使年近百岁的岳母能幸福地安度晚年。罗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街坊邻居的一致好评。

  正文:

  孝字当先,乐于奉献

  罗峰是薛阁街道魏武社区一名普普通通的居民。家中两个儿子,大儿子上大学,小儿子上小学,长期患病的妻子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一家五口挤在一套80平米的平房里。

  但熟悉罗峰的左邻右舍和社区干部都知道这其实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家中这位87岁的老人其实是罗峰的岳母孙陈氏。罗峰孝敬老人,团结邻里,通情达理,家庭和睦的事迹也早已广为邻里所称道。

  孙陈氏的老家在谯东镇车埠口村,1998年,因丈夫患病到城里治疗,一直住在女儿家中,治病期间罗峰不但在经济上倾其所有,更是陪同老人看遍了周边县城大大小小的医院,忙前忙后,关怀备至。为了能让老人方便看病,罗峰与妻子商议后作出了一个决定,他们向老人承诺:“以后你们就住在这里吧,我们赡养你们!”这句沉甸甸的承诺,他们一守就是二十年!

  大爱无形,真水无香

  2008年腊月,孙陈氏的老伴病重,在重症监护室里,老人拉着罗峰的手,眼中流着泪,嘴里已不能说话,但罗峰从老人的泪水中看到了老人的感激和嘱托。

  老伴去世后,孙陈氏精神上遭受巨大打击,一病不起,罗峰夫妇承担起照顾孙陈氏的重担。只要一有时间,他总是床前床后,楼上楼下,无微不至,亲自侍奉。从街上买来好吃的,也总是让自己的孩子亲自递到老人嘴边,让孩子的笑脸宽慰着老人,同时也让孩子早早就懂得了感恩,知道什么是孝道。从他憨厚的笑脸中,罗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2008年到2012年,四年间老人光医院就住了三次,每次住院的费用接近万元,这也给罗峰一家人的经济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最困难的时候,罗峰把两个儿子积攒多年的压岁钱都拿出来交医药费,当医院收费人员用惊愕的眼神看着他掏出一张张崭新的十元、二十元人民币的时候,他愧疚的低下了头,不好意思的笑了。

  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罗峰也从未想过对老人的放弃,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谁家没有老,谁无老年时?”罗峰这样说,他也切切实实做到了。

  2012年5月,孙陈氏突患眼疾,白内障逐渐侵袭了她的整个眼球,几近失明。孙陈氏的情绪日渐低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罗峰看在眼里,心急如焚,几天嘴上就长满了燎泡。因为经济困难,他只有向上级部门求助。社区,办事处,民政局,残联,到处都是他奔波的身影。终于为老人争取到了一个政府免费治疗白内障复明工程的名额,让老人及时的动了手术,短短几天后就重见了光明。喜欢的老人见人就夸: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啊,没花钱就治好了我的病。还有就是多亏我有了一个好女婿!一个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好儿子!

  现在,在市区交通路罗峰家的院子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人,她面色红润,满头银发,干净整洁,笑语盈盈,她就是孙陈氏。经过罗峰夫妇几年来的悉心照料,用心调养,她的身体越来越好,精神也越来越矍铄,门前的大马路上也经常出现他们一家欢声笑语的身影。但是她毕竟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了。

  2016年12月份的一天,天气阴冷又黑的很早,平常爱出去遛弯的老人直到快六点了还没回来。罗峰夫妇二人心中一沉,慌忙出去找,他们找遍了大半个市区,最后在市区汽车站北侧的站台找到了老人,她在那里已经坐了整整一两个小时了。原来老人回家的时候迷了路,走过了路口,一直到走不动了才找个地方坐下来。

  罗峰看着老人又是心疼,又是自责。他想了一个办法,让老人出去的时候随身带着自己写好的一张纸条,字条上留着他的电话号码,联系人姓名写的是儿子。这样在老人一旦迷路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的联系到自己。

  把老人当亲人,把奉献当责任,罗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感染影响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好人们,同时也得到越来越多好人们的支持,其中也包括他的亲生母亲。母亲在儿子陪自己在外地治病的一个多月里多次催促儿子打电话询问老人在家里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并对儿子的行为给予支持,赞赏和鼓励。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而社会和谐更不能没有“孝”字。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为人子,孝敬父母,为人夫,用心呵护,为人父,言传身教。“躬身当桥,挺身做梯”是罗峰的座右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身边的人,影响了身边的人,得到了亲人的认可,赢得了大家的口碑。

  社区的干部了解到他的事迹以后曾多次找到他想对他进行帮助和表彰,但都被他笑着拒绝了,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普通人能做好的事情,相信我能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