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亳州心理咨询专家为孩子们暑假愉快生活支招
发表时间:2012-07-18 15:03:00来源:亳州文明网

  想象中,暑期孩子们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可以去游泳、去跳舞、去旅游、去图书馆、去游乐场……

  事实上,电玩城却成了一些孩子暑期的“天堂”。采访中发现,一些孩子不知道该到哪里看书,不知道哪儿有益智游乐场,也有一些孩子本渴望父母能带着自己外出旅游一下,但由于父母生意、工作的繁忙,外出旅游便成了口头上的承诺,漫长的暑假让他们选择到电玩城里打发时间,只要手上还有游戏币就不愿意出去。

  闯关成功的刺激

  亳州市区一家综合商场里,专门有一个楼层经营着电玩游戏生意。电玩城昏暗的环境里闪烁着不同色彩的灯光,来玩游戏的多数是10来岁的孩子。这里说话声、喊叫声、不同游戏发出的音乐声混杂在一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自己进了夜店。

  孩子们有的在驾驶模拟赛车,有的拿着玩具枪玩抗战游戏,有的站在跳舞机上扭动,有的正用手点击屏幕玩连连看……闯关成功,他们会哈哈大笑;闯关失败,他们继续投游戏币,继续闯关。

  14岁的小斌(化名)是这里的常客,他最喜欢玩的就是赛车游戏。在成功闯过一关后,小斌激动地喊着:“耶!成功!”小斌在学校成绩一般,放学后,他会到这里开会儿车。小斌讲:“这里的赛车跟真的一样,能摸着方向盘玩,有时候到悬崖边上的时候真感觉自己会掉下去,很刺激。”

  同样喜欢来电玩城的还有小文和小静(均为化名)兄妹俩。放假以后,他们从未去过书店、图书馆,也很少做暑假作业。每天只要手里有钱,12岁的小文就带着10岁的妹妹小静到魏武广场附近的电玩城玩。

  “有时候花5块钱,有时候花10块,不知不觉钱就花完了,但不玩这东西,实在不知道该干啥。”小文说。

  715日下午,两个孩子两点就在电玩城里玩,到五点还没走。“今天幸运!这台机子坏了,要不然肯定玩不这么久。”小静笑着说。当问其准备什么时间走时,手不停地点击屏幕的小文说:“过会儿,玩好了就走。”

  缺少去处的无奈 

   尽管说再玩一会就回家,但小文和小静还是把父母给他们的20元钱全部玩完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俺爸说给俺俩钱让俺买东西吃,买饮料喝,俺俩没舍得买,就偷偷跑到这里打游戏了。”小文说,如果父母问起钱怎么花的,他们就回答说买零食了。

   在电玩城附近,市民肖女士说起了她的“电玩经历”。肖女士说,以前她曾经带7岁的女儿去玩过,由于不会玩,买了20元钱的游戏币,玩了5分钟左右就没有了。

   据了解,在电玩城里,一元钱能兑换两个游戏币,玩一局游戏最少投两个币,像赛车类的投四个币才能启动机器。

  “这种地方太烧钱,真怕小孩玩上瘾了,没有钱偷钱去玩。”肖女士坦言,自从有了上次的电玩经历,她现在对这种游戏机很反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去这种地方。

  “现在的小孩也没地方去,像俺家小孩,她又不愿意补课,又不能老是把她关家里。暑假不想让她去游戏厅,只好让她学一门她感兴趣的东西,像跳舞、溜冰。”肖女士说,咱亳州能看书的地方也少,我偶尔会带女儿到一些超市玩玩,可小孩感兴趣的图画书超市里的人还不让看,必须购买后才能看。

  在亳州市工作、老家在砀山县的刘奎伟先生,家里有个10岁的孩子。他认为为,“偶尔带孩子去一下电玩城也没有关系,但不能让孩子自己去玩,孩子自控能力差,容易沉迷其中,家长要做好监护工作。”

  多重原因的结果

  亳州市著名心理咨询专家、亳州一中教育科研中心主任王继峰认为,造成孩子打电玩游戏成瘾的原因很多,包括孩子自身原因、家长原因、以及社会原因等。

  从孩子自身来说,每个孩子自制力不同,遇到的情况不同,导致成瘾的原因也有差异。成瘾行为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随着孩子打电玩游戏次 数的增加,电玩就越能给孩子带来刺激、产生满足感。

  王继峰说,打电玩游戏成瘾实际上也是孩子的一种回避行为。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上有挫败感时,不能面对这些问题,为逃避应该接受的磨练,孩子们就会寻求其他的方式刺激自己,渴望在其中找到成就感,这样就容易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从家长方面讲,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现在家长忙的较多,为了让孩子不打扰自己工作,就给孩子钱,让孩子自己去玩。还有些家长自身娱乐、学习方式就存在问题,他们闲暇的时候喜欢打打牌、摸摸麻将,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就不会喜欢上学习,也想在过度娱乐中打发暑假。(蒋海涛 张侠芳)

责任编辑: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