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涡阳:传统曲艺让脱贫宣传入耳入心
发表时间:2019-02-02 14:51:00来源:亳州文明网

  党的脱贫政策如何能更好地送给基层群众?涡阳县创新宣传方式,组织文艺工作者把政策宣传和地方传统曲艺结合起来,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这些政策不仅入耳,而且入心,广大基层群众也纷纷点赞。1月25日,笔者跟随该县一队走基层文艺轻骑兵,到了三个乡镇,看看他们是怎么“接地气”地进行宣传。

  文艺轻骑兵获村民点赞

  1月25日下午,涡阳县高炉镇五爱村。“唱的是北京城五星红旗多威严,习主席领导咱可就乐翻了天,人民的生活大改变,小日子过得赛神仙……”当日,涡阳县文艺轻骑兵走进五爱村,亳州市非遗项目“涡河憨腔”传承人丁延果带来的《精准扶贫重之首》赢得了阵阵掌声。

  听说村里要来戏台班子,五爱村的乡亲们在开演前的一个多小时就在村部的小广场守候了。“好长时间没听过唱戏的了,听说这回唱的还是新戏,大家都很期待,来得比较早。”五爱村村民张淑杰笑着说。

  “你说乐呵不乐呵?乐呵乐呵真乐呵……”舞台上的丁延果声音雄浑高亢,表演收放自如。

  下午5时30分许,天渐渐暗了下来。丁延果他们唱完了安排好的最后一支曲子后,准备收拾设备离开。“别走,再唱一个吧!”台下不知谁喊了一声,顿时附和声四起。台上的丁延果犹豫了一下,又招呼着家人拿起了乐器,坐在了板凳上:“大家既然想听,我们就再唱一段……”

  五爱村的很多村民不知道,丁延果他们剧团当天跑了高公、青疃和高炉三个乡镇,五爱村的这场已经是第三场演出了。为了不耽误演出,他们连午饭也没顾得上吃。

  传统曲艺唱“扶贫新曲”

  根据安排,从1月14日起至2月16日,涡阳县共组织10个剧团奔赴涡阳县的24个街道(乡镇)、383个社区(行政村),开展“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百场演出系列活动。丁延果的剧团就是10个剧团之一。

  据了解,“涡阳憨腔”迄今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农民借鉴清音、琴书、鼓书等民间曲艺小调,后吸收地方戏曲的部分唱法,逐渐成型。丁延果的曲艺团队成员都是其家人,他们每年演出200余场,仅精准扶贫为主题的演出就达100余场。他们把脱贫攻坚和传统的涡河憨腔结合起来,共创作了数十首曲子,从方方面面宣传扶贫政策和脱贫成效。

  “因为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较低,你拿文件对着群众读脱贫攻坚政策,很多人会听不懂,也就不感兴趣。”丁延果说,他就想着把包括脱贫攻坚在内的众多政策和涡阳当地的传统曲艺涡河憨腔结合起来,大家比较容易接受。

  “涡河憨腔很多老百姓都希望听。这样的宣传不仅入耳,而且还能入心。”张淑杰说,希望能有更多这样“接地气”的宣传方式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基层群众中来。

  “老丁来唱涡河憨腔,俺咋能不来听呢?”高公镇三合村村民于朝兴介绍,这样的宣传方式大家能听得懂,乐意听,“希望以后他们能经常来”。

  创新方式让扶贫宣传入耳、入心

  “现在党的扶贫政策真好,大病救助、危房改造、村村通等好处说不完道不尽,我要为脱贫攻坚出力流汗,用涡河憨腔唱响扶贫政策,唱好脱贫攻坚。”丁延果说,乡村是舞台,泥土是素材,他以涡河憨腔的形式自编自演创作的《脱掉扶贫帽走动都想笑》《精准扶贫创辉煌》等曲目,都是来自农村基层,取材于乡亲们的真实故事,每次演出都能听到群众热烈的掌声。

  据了解,考虑到报纸、电视、新媒体等传播媒介在贫困人口中普及率不高,涡阳县创新宣传方式,除了组织文艺工作者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还在全县3118个自然村安装了小喇叭,播放脱贫攻坚节目,让农民群众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还能了解党的扶贫政策。

  “群众听得懂,脱贫政策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涡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党的扶贫政策入耳更入心,进而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实际行动,努力实现2019年全县“摘帽”的目标。(蒋加磊)

责任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