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亳州:“非遗”技艺大展演 非遗传人亮“绝活”
发表时间:2017-08-14 09:21:00来源:亳州文明网

  8月12日,亳州市在万达嘉华酒店举行非遗技艺大展,亳州二夹弦、华佗五禽戏、亳州剪纸、华佗夹脊穴、南谯面塑等一批亳州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向亳州市民展示了项目技艺。传承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亳州剪纸等也进行了现场制作,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欣赏,给市民送上一道丰盛的“非遗文化大餐”。

  亳州二夹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亳州市民的青睐。在亳州人有句口头禅:“撕绫罗,打茶盅,不如来段二夹弦”。在民间一直流传:“不吃,不穿,不过年,必须要去听二夹弦”的美谈。

  “一闻香”糕点,起源于东汉末年,董卓专擅朝政,倒行逆施,国人无不恨之,谯人曹操欲为国除奸,刺杀董卓,事不成,连夜出逃京都洛阳,回到家乡亳州。被董卓沿途行文捉拿,一路上,曹操餐风宿露,逃至家乡亳州城,饥饿难耐,远远有清香袭来,曹操循香来至一糕点铺前,拿起一块糕点即食,糕点主人梁琮见状,问明来由,知是家乡人太尉曹嵩之子,急忙让进里屋以糕点款待。曹操一吃赞不绝口,“好果子,未吃香先扑鼻,真乃一闻香也!”“一闻香糕点”之名自此得名。后来曹操每次出征,必让部下带来家乡糕点,随军吃用。经过不断的传承,成为亳州闻名遐迩的传统小吃,这就是亳州“一闻香”糕点。

  南谯葫芦烙画是姚真真的杰作,如今,来找姚真真订购作品的人越来越多,她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把自己的工作室放到网上,让更多人了解亳州烙画。姚真真结合亳州悠久的药、酒文化,把自己的烙画葫芦做进“药葫芦”和“酒葫芦”,把这一门古老的绘画技艺发扬光大,做大自己的烙画事业。古老技艺需要更多年轻人的热爱与参与,姚真真告诫自己继续努力,在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留下坚实的脚印。

  亳州清音戏起源于清末明初,后来由谷家班班主谷保宽把这种小调与自己擅长的扬琴调、四句推子花鼓戏、坠子相结合,各取所长,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清音戏。清音唱腔优美,曲调清丽,听来婉转柔和,令人清心舒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亳州琴书亳州琴书历史悠久,它不仅有独特的腔韵,又吸收了京剧、豫剧、泗州戏等剧种的典型唱腔和一些表演方法,形成了独立、完整、高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曲艺形式。亳州琴书,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较强的艺术个性,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是中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不施任何颜料,以烙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现手法,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画烘烫作画,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术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图为蒙城火笔画展示。

  亳州剪纸的技法有“剪”与“刻”两种,不管出自哪种技法的作品,都能把我国北方剪纸的淳朴浑厚、豪放粗犷和南方剪纸的玲珑剔透、纤细秀丽融为一体,形成自己刚柔兼备、淳朴优美、工巧洒脱、节奏和谐等特点。生动活泼又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精湛多变的技法,更增添了亳州剪纸的艺术情趣。

 

  面塑作为杨氏面塑的传承人,杨攀峰的面人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现代的元素,几年杨攀峰取得了面团工艺的突破,解决了面的防腐、柔韧度、开裂等一系列难题,捏出的面人不霉、不裂、耐摔打,并创造性发展了看型捏塑的技术。面塑艺术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宋时期,随后历代皆有继承和发展。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早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内容上取材多为传统民间故事,人物造型占的比例比较大,因而又称为“面人”。(陈五志)

责任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