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涵养党员干部良好家风 护航奋斗漫长路
发表时间:2021-08-06 15:30:00来源:亳州文明网

  家风是民风、国风、社风的根基,良好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党风好。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家风。今年,《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的出版,充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也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员干部要以党史学习主题教育为契机,学习先进典型,见贤思齐,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良好家风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古有重视家风家教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历史典故,今有保持党员纯粹本色的杨善洲、焦裕禄等令人叹服的红色家风故事……自古以来,家风家训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使家庭紧紧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纽带。要凝聚社会正能量的道德品质,党员干部就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纪。让家风、家教成为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准绳,成为砥砺品行的“磨刀石”。

  良好家风是抵御“四风”的“防火墙”。家风是塑造党风的重要切口,培育良好家风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党员干部要把家风作为必修课持之以恒抓下去,修好“家风课”,过好“廉洁关”,以优良家风筑牢干事创业之基,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论述摘编》一书出版,对党员干部建设良好家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不仅为全社会涵养家风提供了科学指南,也激发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清风传家的自觉性主动性。家风是百年党史中恒久的话题,当前,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涵养良好家风则是学史力行的题中要义。

  良好家风是指引前行的“航向标”。从《颜氏家训》的兄友弟恭,到《曾国藩家书》的爱国爱民,再到《傅雷家书》的父子深情,“家书抵万金”——是厚植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家国情怀,展现着一个个家庭的品质、准则,无形之中指引着家庭成员的人生航向。焦裕禄、谷文昌等党的先锋模范一生清白持家,简朴本分,诠释为民服务情怀,并熏陶感染家人,铸就了共产党员的高洁品行,培育了良好的家风。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共产党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精神、中华儿女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不懈斗争始终贯穿。当下,党的领导干部要有看齐意识,要学习典范,提升境界,涵养好家风,坚守奉献初心。让“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指引前进方向,内正其心、外正其行。

  家风是建设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托,注重家教家风,做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努力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正家风才能有好作风,才能树立优良的党风、政风,引导形成优良的社风、民风。党员干部要带头涵养良好家风,固根基、强意识、葆本色,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让良好家风成为“红色养料”,护航奋斗漫长路。(胡文静)

责任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