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朱峰:6年驻村扶贫盘活村集体 带领“空壳村”跑出脱贫加速度
发表时间:2021-01-21 10:00:00来源:亳州文明网

  个人简介:朱峰,男,1985年10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选派至蒙城县双涧镇东岳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事迹简介:2014年10月,组织选派朱峰到蒙城县双涧镇东岳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当时的东岳村地处偏远、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差、劳动力大量流失,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是一个典型的“软弱涣散村”“空壳村”。朱峰到任后,带领驻村工作队真抓实干,竭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把温暖送到贫困户的心坎上。先后引进帮扶资金500多万元,促成了东岳村组织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扶贫、结对创建、爱心助学等一系列项目有序开展;建成10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200亩183个蔬菜大棚、187千瓦光伏电站两座。通过多年的努力,东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63人于2020年全部脱贫。2016年,东岳村顺利脱贫出列,2020年,东岳村获得蒙城县双涧镇“先进党组织”称号,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大关,变成了蒙城县远近闻名的“脱贫攻坚先进村”。驻村期间朱峰连续五年考核获“优秀”等次,先后获评“全市帮扶干部优秀标兵”“亳州市优秀青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亳州好人”、亳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安徽省“争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奖”“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正文:

  连日的阴雨天,让平日里热闹的村庄安静下来,趁着雨小的时候,朱峰撑着伞到村里转一转,了解村民的情况。漫步在乡间小路上,只见崭新的水泥路一路延伸,许多新修民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在文化广场旁边的居家养老服务站里,老人们看着电视领着娃,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来到蒙城县双涧镇东岳村扶贫六年了,看着村庄的变化,他心里比谁都高兴,因为如今的景象很难把这里和当初被称为“空壳村”的贫困村庄联系在一起。

  随时记录村民所需

  从到村里扶贫那天起,随身带上纸笔,随时记录村民们反映的问题、日常的所需所求,已经成了朱峰的习惯。

  2020年6月份的东岳村蔬菜种植基地硕果累累,紫黑发亮的茄子、通透鲜红的西红柿、鲜嫩水灵的菜椒、结实硬朗的秋葵、开成花伞的白芷……在一场夏雨过后,都可着劲儿茁壮成长,一副丰收的景象看着很是喜人。在基地的一角,贫困户郁建红正干劲十足地在田间忙碌着打理、采摘已经成熟的蔬菜。

  在朱峰刚到村子里的时候,郁建红的状态和如今相比判若两人。患有尿毒症的他,无法外出打工也没法做力气活,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还要背负高额的医药费,沉重的生活压力让他十分悲观。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朱峰和村两委干部为他及时申请办理了贫困户,除了每日的走访和心理疏导外,还帮其实施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告诉他尿毒症的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疗扶贫解决,让他今后不再为医药费发愁。

  考虑到郁建红患病无法做力气活,朱峰就建议他将土地流转出去,然后介绍他到村集体的合作社务工,除了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外还可获得一定的务工收入。最初的时候郁建红直接拒绝了朱峰的建议,他担心自己没有务工能力,土地流转出去后,一家人的吃喝都成了问题。

  知道郁建红的担忧后,朱峰就把他提出的问题一个个记录在随身带的本子上,然后逐个提出解决方案。可能是朱峰的诚意打动了他,郁建红最终决定将土地流转出去试一试。

  2019年,郁建红把自家的2.2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可获得1760元流转费,在合作社打零工还有近万元“工资”。农闲时,他还在自家树林里养起了300多只土鸡,一年收入也有1.5万元。谈到如今的生活,郁建红乐得合不拢嘴,对今后的发展信心十足。

  除了郁建红一家外,在朱峰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还记录着村里许多村民家庭的情况以及对建档立卡62户163人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每晚睡觉前,他都会拿出本子看一看,还有哪家的问题没有解决,哪个家庭提出的建议可以采纳实施。

  变劣势为优势走上致富路

  看着合作社里一片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朱峰在开心的同时,内心也有着许多感慨。记得刚来的时候,闭塞的交通,让东岳村远离了城市的繁华喧闹,劳动力外流,农作物种植品种经济效益低,一度成了限制东岳村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

  该怎么给村里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一度是朱峰发愁的事情。通过大量查阅资料以及走访党员干部群众,他发现东岳村涡河这道天然屏障,竟然也是得天独厚的资源。涡河沿岸砂壤土质最适合种植多种药材。于是决定在这片沃土上做文章。要想做好这个文章,一个是招商引资,一个是说服村民流转土地。

  说干就干,在招商方面,很快有一个老板愿意前往东岳村投资种植中药材,初步打算流转土地1000亩。有人愿意投资了,接下来就是流转土地,可是在农村很多老人还认为土地是他们生存的“命根子”,并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很多人都劝朱峰和工作队放弃,可是好不容易寻得的发展路子怎么可以轻易放弃呢?

  一次说不通,就去第二次、第三次……他们从种庄稼的投入、收入算账,然后又把土地流转后在合作社务工收入进行比较。在他们反复而真诚的劝说下,大家开始慢慢了解和接受,终于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

  如今,东岳村的产业遍地开花。1000亩中草药基地、200亩183个蔬菜大棚、2座187千瓦光伏电站、1000平方米的扶贫工厂拔地而起。村民在领取土地流转金的同时,还能到基地或蔬菜大棚务工挣工资,年收入明显提高。

  把村民所需当作努力的目标

  东岳村皮件厂内,贫困户丁延国正在熟练地操作着机器,组装着皮包、工具包、钱包等,这份工作每天有60元的报酬。

  丁延国患有脑血栓,行动不太方便,妻子又患有高血压,两个孩子还在上中学,家里土地少……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压力曾一度让他头疼不已。知道丁延国的情况后,朱峰和工作队帮助他将2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每年可以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并把他介绍到村里皮件厂上班,为他的妻子郝翠侠争取到了一个公益性岗位,还给他家的孩子申请了学费减免。现在他们家,看病上学都不用愁了,生活有了向前冲的奔头,往日的阴霾一扫而光。

  在东岳村,像丁延国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朱峰和村两委干部根据实际情况,设立10个生态护林员、保洁员、光伏看护员等公益岗位,每人每年可以增收7200元。老百姓都忍不住说:“现在党的政策好啊,党的干部也很好,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日子越过越好啦!”

  群众的认可和满意,是朱峰最大的欣慰。2018年面对村民热情的挽留,毅然选择继续留任。东岳村已从当初“软弱涣散”的“空壳村”,变成了蒙城县远近闻名的“脱贫攻坚先进村”。

  如今六年过去了,不变的是涡河依旧流水淙淙,改变的是沿河的农田景象,村民的钱袋子和灿烂的笑容。驻村的六年里,朱峰时时刻刻叮嘱自己,既然选择了“第一书记”这份责任,就要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再苦再累也值得。

责任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