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杨洪波:耋耄教师想尽办法寻失主 归还八千余元“救命钱”
发表时间:2021-01-12 16:52:00来源:亳州文明网

  人物简介:杨洪波,男,1940年7月生,涡阳县第一中学退休教师。

  事迹简介:杨洪波是在涡阳县第一中学奋战了四十余年的退休老教师,今年已八十多岁。2020年10月25日清晨,杨老师在结束晨练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鼓鼓的背包,在等了很久不见失主的情况下,他打开看到很多现金后,又急忙拉上拉链。为尽快联系上失主,杨老师联系“三长”帮忙。社区工作人员在清点背包时,发现有8000多元现金,一张身份证、一张一卡通(银行卡)、一枚戒指。后来在“三长”的帮助下顺利将“救命钱”还给失主马洪亮,失主为表示感谢随手抽出几张百元钞票,被杨老师坚决拒绝。杨老师在职期间,经常资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为了帮其完成学业,有时甚至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生活费为困难学生交学费、买资料。2020年初疫情期间,杨洪波与涡阳一中的其他老党员一起,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冒着严寒,坚守在所住小区门口。杨洪波于1993、1994连续两年获得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2020年12月份被评为第四季度诚实守信类“涡阳好人”。

  正文:

  师德高尚人敬仰,满园桃李竞芳菲。在三尺讲台奋战了四十余年的涡阳县第一中学退休老教师杨洪波老人,今年已经八十多岁,是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崇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

  2020年10月25日清晨,杨洪波老师在结束晨练回家的路上,远远看到前面有一个的背包,走近一看,背包被装的鼓鼓的,拉链也是拉上的。“看着挺好的一个包,还装着东西,不像是被人扔的不要的。”杨老师一边小声嘟囔着,一边环视四周,由于是星期天,加上时间比较早,路段又比较偏僻,行人稀少。于是杨老师顺手捡起背包,站在路边等候失主。等了一段时间后久久不见有人上前询问,由于杨老师年迈,久站一会的杨老师感觉身体有些吃力,于是带着背包回家了。到家之后,他打开背包看到里面有很多现金,于是又急急忙忙拉上拉链。

  “这么多现金丢了,失主得多着急呀?得赶紧联系到失主才行。”杨老师心想。可是背包该怎么处理呢?怎么才能联系到失主?杨洪波犯了难。这时老伴冯效灵(涡阳县龙山中学退休教师)提议送给城关派出所,但因为距离派出所较远。正当杨老师六神无主时,这时突然想起“邻长”制。城关街道正在大力开展“邻长”工作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宣传,在各楼栋醒目位置都有“片长”“组长”“邻长”的电话联系方式,于是,杨老师很快与所在的东风社区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社区工作人员接到杨老师的诉求后很快赶来,并清点了背包,包里有8000多元现金,一张身份证、一张一卡通(银行卡)、一枚戒指。身份证地址显示失主为居住在城关街道团结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经过与团结社区“邻长”沟通,很快联系到失主马洪亮。

  据了解,马洪亮是一名下岗职工,年近五旬,与母亲相依为命。80多岁的母亲身患多种疾病,早已失去劳动能力。马洪亮本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左眼失明,右眼多次激光治疗后视力低下。这笔钱是他准备到亳州住院治疗用的,不曾想,早晨不慎丢失。正当马洪亮心急如焚时,片区“邻长”打来电话,让他到杨洪波家领取丢失物品。

  “救命钱”丢了不到一个小时后失而复得,马洪亮感激不已,一边说着感谢的话,同时又拿出几张百元钞票向杨洪波表达谢意,被杨洪波坚决拒收。

  杨洪波老师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免费为慕名求知的学生辅导文化知识。杨洪波老师在职期间,经常资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为了帮其完成学业,有时甚至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生活费为困难学生交学费、买资料,在杨老师的言传身教感召下,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为了充分发挥余热,杨洪波老师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杨洪波老师与涡阳一中的其他老教师、老党员一起,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杨老师积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挨门挨户做疫情登记、排查、宣传工作。杨洪波老师利用自己的威望,及时迅速地把疫情防控知识与信息传递给小区居民,劝导大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坚定信心,共同抗疫。在明知道没有任何补助的情况下,顶风冒雪值守在小区门口,严格盘查进出人员,做好各种登记、核查工作。尤其在实施小区全封闭禁令期间,更是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做好防控工作,表现了一名老教师、老党员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热情。

  杨洪波老师非常注重家风的传承和家教的培育,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也都以骄人的成就在不同的岗位展示了优秀的人格魅力,大儿子杨向东更是用青春与生命谱写了时代乐章。2017年5月11日凌晨,涡阳县交警大队杨楼中队在处理突发交通事故现场的时候,一辆重型半挂车冲入现场,副中队长杨向东一把推开同事,自己却倒卧在血泊中,用49岁的鲜活生命彰显了舍生忘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舍己为人的战友情怀,诠释了大爱无疆的悲壮与担当。忍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杨洪波老师既没在痛苦中颓废,也没向组织提任何条件,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勉励家人以烈士为榜样,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中铸就伟大,在细节上凸显高尚。

责任编辑:宋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