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高亚男:退伍军人化身“公益摄影师” 用镜头为民发声替民解忧
发表时间:2019-01-07 08:46:00来源:亳州文明网

  个人简介:高亚男,男,汉族,1985年9月生,本科学历,2001年12月入伍,2004年在部队入党,2013年12月转业。涡阳好人、涡阳县十届政协委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安徽频道、中国图片网、东方IC图片库签约摄影师,《腾讯新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UC》等新媒体摄影师。

  事迹简介:从2017年3月份正式开始从事新媒体工作以来,高亚男先后驱车几万公里,到农村田间地头、困难群众家中拍摄大量的正能量和公益类稿件。两年来,他共拍摄各类图片故事1000多篇,公益和正能量稿件400多篇。通过他的报道,很多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其中孝亲敬老、拾金不昧等模范事迹得到大力宣传,近10名先进典型被评为被评为“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和“亳州好人”。2018年被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评为“2018年慈善传播大使奖”。

  从一名“战地记者”到“公益摄影师”,高亚男退伍不褪色,始终选择把相机对准普通民众,用脚步去丈量城市,挖掘他们的感人故事,讴歌普通人身上的真善美,传递着人间的真情大爱。

  正文:

  在部队,他能写、能拍、能录,是原南京军区某集团军小有名气的“三栖报道精兵”;离开部队,他激情不减,用镜头记录社会正能量,成为一名“公益摄影师”。

  他叫高亚男,一名普通的退伍军人,一直笔耕不辍,背着摄影包,他一年内用镜头拍摄近百万张正能量图片,网络平台总阅读了将近5亿次。他穿行在田间地头,用镜头传递爱心,用快门定格童真,用瞬间谱写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用笔书写军旅生涯,用激情再续新闻梦

  2013年,高亚男转业回到涡阳县,起初在涡阳县人武部帮助工作,后被借调到县委宣传部帮助工作。“我对宣传工作特别有感情,在部队待了12年,一直从事新闻采写工作,到县委宣传部时,心里特别高兴,好像又找回了当年的新闻激情。”高亚男回忆说。

  在宣传部工作期间,高亚男常常告诫自己,要多倾听民声,多报道民生。3年时间内,他采访报道文明创建、三轮车整治、新公交车运营和“三下乡”等反映涡阳中心工作和民生工作的专题30多个。付出终有回报。几年来,高亚男先后被评为“美誉亳州奖”先进个人及亳州市新闻宣传先进个人;2015年,他获得“行进亳州 感受身边的新变化”温馨帖文比赛优秀奖;获亳州市纪念建市十五周年摄影类三等奖;获得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我给‘三个亳州’留个影”摄影大赛二等奖。

  “3年的宣传工作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接触了很多基层老百姓的生活,内心很有感触,很想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能力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一些帮助。”高亚男说。

  因爱走上公益之路,他是别人眼中的“锦鲤”

  网络流行语“锦鲤”是“好运”的象征。在不少人看来,高亚男称得上是“亳州锦鲤”。

  2016年底,高亚男离开了涡阳县委宣传部,从此开始自己的“公益追梦路”,他用镜头记录生活,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排忧解难。高亚男常常告诫自己,“要把相机对准基层,把镜头聚焦群众,做一个有温度的自媒体,做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这是高亚男的公益报道誓言,更是他新时代的追求。

  家住涡阳县马店集镇的张凯凯是一名90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家庭贫困,是村里的贫苦户,他长期受病痛折磨,产生轻生念头。“高记者,我真的不想活了,感觉生活没有意义,每天遭到别人的歧视,心里很难过。”张凯凯深夜给高亚男发信息。高亚男被他的话触动了。

  第二天,高亚男赶到他的家中,通过实地采访,并撰写拍摄了一篇题为《先天心脏病小伙,养羊卖菜挣钱手术称:不想过早结束生命》的稿件,被“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百度新闻”等多家新媒体平台转发引发强烈关注,网友纷纷被张凯凯“尊重生命”的事例所打动,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短短20小时,网友通过微信平台给张凯凯捐款近7万元,之后,高亚男利用端午节放假时间,又陪张凯凯到医院住院治疗,顺利进行了手术。

  手术后的他握住高亚男的手流着泪说:“俺哥,是你救了我的命,你是我的救命恩人。”看到满面红光的张凯凯,高亚男欣慰地笑了。

  几年来,高亚男先后为骨肉瘤、白血病、心脏病等重病患者网络筹款近百万元救助资金,帮助他们一个个渡过难关,成功回归阳光生活。

  在高亚男的镜头里,无论尘封多久的画面,只要翻开一张张照片,就感受到人物背后或悲或喜的故事,处处让人感动。涡阳县公吉寺镇王准行政村赵桥村,有一位老人叫王显敬,今年83岁,家里有6口人,其中5人是残疾。妻子和大儿子是先天性双目失明,小儿子、孙子和大儿媳妇3人是先天性智障。老人每天靠着家里的7亩多土地和政府的补助生活。高亚男得知后,自己开车到老人家采访,以《一家6口5残疾,八旬老人撑起一个家》为题,引起全国百万网友的强烈关注。

  爱心人士纷纷献出爱心,共为捐款10600元。拿到捐款时,老人心里十分感动地说:“谢谢高记者,你的恩情俺一辈子也报答不完。”现如今的王爷爷,被评为“亳州好人”,其事迹也在亳州主流媒体进行刊发。

  两年多来,高亚男采访的《85后夫妻辞工返乡照顾瘫痪母亲,编织毛衣撑起一个家》、《68岁母亲抱瘫痪儿子上下床24年,儿心疼母抱不动不愿意起床》、《哑女子照顾瘫痪丈夫10年 起早贪黑干活家住小洋楼》、《环卫工人捡到7万元,雨中等待失主两小时》和《八旬老人25年如一日照顾残疾儿媳,一顿饭要喂一个小时》等近10篇先进典型报道,被评为“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和“亳州好人”。

  两篇报道救活养鸡场,自己却差点“丧了命”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报道的正能量事件多了,救助的人多了,高亚男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养鸡的、卖鱼的、卖西瓜的……涡阳县很多种植养殖大户只要有困难或销售滞销,都会找高亚男帮助。

  涡阳县曹市镇的许爱萍,2012年返乡养鸡,她的养鸡场年收入30万元以上,采取种鸡养殖和鸡蛋销售孵化模式,并带动周边18家养鸡场,每家养鸡场平均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前年遭遇禽流感袭击,她的一万五千只种禽受影响,曾带动的18家养鸡场现在已经有4家关门。

  高亚男得知后,第一时间到许爱萍的养鸡场去采访,她十分感动地说:“现在是禽流感期间,很多人都不愿意和我接触,你却冒着危险来给我做报道,真的很感激你。”随后,高亚男带着口罩第一个冲进鸡棚拍摄,由于第一次拍摄养鸡场,高亚男呛不住气味吐了起来。简单调整后,他又冲进鸡棚。

  两个小时,高亚男出入鸡棚十几次,拍摄出大量新闻图片,反映养鸡人的心酸和无奈。返回办公室后,他顾不得吃饭开始编辑写稿,以《美女养鸡遇禽流感,带动18家已有4家关门,每天写励志鼓励自己》和《一万多只鸡滞销,美女蹲街头销售:鸡的价格没有青菜贵》为题发到了“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立即引起全国百万网友的关注。

  一个星期后,许爱萍打电话说,广东、四川、河南等很多网友在《腾讯新闻》上看到后,要来买她的鸡。原本在当地街上卖两块多钱一斤的鸡,一下子提升到将近4块钱一斤。许爱萍一下子卖掉了将近20万块钱的鸡和鸡蛋。看着眼前几辆大卡车,许爱萍感动地哭着说:“高记者,真的谢谢你,要不是你的报道,我的养鸡场肯定要倒闭了。”

  不过,这其中还有段小插曲。采访回来的第二天,高亚男突然发烧了,心里十分紧张的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是不是“禽流感”。高亚男没有告诉任何人,害怕引起恐慌,自己偷偷吃了退烧感冒药。三天后,症状全部消失了,高亚男这才长叹一口气:“又活过来了!”

  你所见到的高亚男每一篇报道,藏着的不光是报道对象的人间喜悲,还有高亚男的执着、隐忍、信仰、正气,以及偶尔的无奈与辛酸……

  去更多的地方,把爱心公益之行带过

  “莫道镜头小,广角天地宽。”高亚男始终把相机对准基层,一一将镜头对准弱势群体,用平凡的故事堆砌起一堵道德的高墙。高亚男每天都会接到很多求助电话,他每次都鼓励他们要好好生活,自己会想办法采访报道,让他们获得帮助。高亚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做一个良心摄影,拍的每一篇图片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摄影的路上有公益,才能彰显摄影的魅力;公益的报道有温暖,才能彰显人性的味道。几年来,从涡阳县城到村庄、从田间地头到群众身边,他去过留守儿童家里,帮扶过贫困老人,到过乡镇小学。无论是穿戴质朴的农民工,还是白发苍苍的贫困老人,在高亚男的镜头下,都留下了生动的画面。因为在记录,所以每一张脸都充满着触动。高亚男常说:“采访中,有温暖的感动,也有心灵的震撼,需要我们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一张照片就是灵魂的一处状态。”喜欢拍照的他,也有着一颗诗人的心。在他的作品里不仅仅有人、有物、有景,更有一个个鲜活且灵动的灵魂。他擅长把人性最美的一面展示在公众的面前。正是这些接地气、充满人情味的图片,让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平民记者”。也让读者从他的作品中,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和生命的灵动。

  如今的高亚男,更是把“公益摄影”当成自己的事业干。只要有时间他就带着公益报道团队去采访,他以“相机”代剑,用行动向我们诉说着——摄影在路上,公益就一直在路上。两年来,高亚男先后采访民生稿件100多篇,帮助和呼吁全国网友对涡阳的近百户困难家庭进行帮助,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公益摄影师”。

  行侠仗义,拔刀相助,这是江湖人的侠肝义胆。在网友们的眼中,高亚男就是最朴实的“侠客”。他默默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着别人的苦难,改变着他人的生活。在别人看来,他现在做的事情,耗神费力,有时候还要搭钱,图个啥?但高亚男有自己的追求与信仰,他说:“我干的事就和风风火火仗剑行走江湖的侠客一样,能到处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就是快乐我自己。”

责任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