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刘双燕:九年扶贫路上的铿锵玫瑰
发表时间:2018-12-04 09:22:00来源:亳州文明网

  “一切的辛酸和困难都是值得的!”12月1日,站在利辛县汝集镇朱集村的文化广场边,看着村民们欢快地舞蹈歌唱,扶贫队长刘双燕感到由衷地欣慰。

  2018年是刘双燕坚守贫困村的第6个年头。这一年,对这位43岁的“老”扶贫队长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她又挑起任期三年的第三届扶贫队长重任。

  过去的6年,刘双燕走村串户,带领这个号称“艾滋病村”的贫困村重焕生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并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多年的驻村扶贫工作,使刘双燕难以顾全家庭,女儿高考期间无暇陪伴不说,还连续经历了母亲和丈夫两位至亲的离世。面对家庭的变故,刘双燕曾一度无法接受,但是她始终没有忘记扶贫队长的重任,迅速化悲痛为力量,誓要走完9年扶贫之路。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这,就是扶贫队长刘双燕。

刘双燕走访贫困户

刘双燕与贫苦户叙家常

  闭塞落后村庄重焕生机

  冬日的陆小营村天蓝水清,村舍整洁,平整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谁能想到,6年以前,这里还是个闭塞的落后村庄,道路泥泞,田地荒芜。贫穷曾让许多村民被迫以卖血为生,不幸染上艾滋病,更加重了贫困,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艾滋村”。

  2012年3月,在人生和家庭最重要的时光,刘双燕毅然接受组织安排,成为安徽省第五批选派扶贫干部,担任利辛县刘家集镇陆小营村第一书记。从此,这个村子开始重焕生机。

  “刚开始心里也怕,与村民不够亲近。可后来想明白了,我来这是干啥的?是要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啊。”刘双燕回忆道。她壮着胆子一个人把村里的患艾群众走访了一遍,发现病人们其实很可爱很可怜,最需要的是尊重和关爱。村里有个9岁的小女孩,是一位被艾滋病夺去亲人的单亲孤儿,饱受他人的歧视和白眼,却在刘双燕到来后,寻到了久违的“母爱”。刘双燕给她洗澡、陪她吃饭、带她玩耍,打开了她紧闭的心门,小姑娘逐渐活泼开朗起来,童年生活变成该有的样子。

  在陆小营村的三年里,刘双燕真正把病人当作亲人,帮助贫困村民解决生活困难,寻找脱贫办法。陆小营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收获的农作物常常运不出去。为此,刘双燕千方百计协调争取到上级拨款50万元,修通了村民期盼已久的近3公里长的水泥主路,让全村人行路难成为历史,也让往日的“泥巴路”跑起了载货卡车。

  单靠修路斩不断穷根,更重要的是“扶志”。刘双燕从改变村容村貌着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购置了一批清洁设备,还组建村清洁小分队,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随着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村民们看到了摆脱歧视与贫困的希望,重新树立起生活信心,村子也逐渐走出了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

  “你离乡亲有多近,乡亲就跟你有多亲”

  陆小营村的3年任期结束后,刘双燕本可以回到县城,继续从事税务工作,但是组织上鉴于其优秀工作的表现,于2015年初安排她转任利辛县汝集镇朱集村扶贫工作队长。对于刘双燕来说,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驻村的几年,刘双燕与朱集村民结下了深深的情意,上了岁数的人都喜欢喊她“闺女”。采访当天,刘双燕正在村里的光伏电站巡查,在路边恰巧碰到贫困户朱连翠老人。老人拖着佝偻的身躯和蹒跚的腿脚,缓步走向刘双燕,刘双燕快步向前,一把搀住了老人,俩人喜笑颜开,双手紧握。

  朱连翠今年73岁,患有多种慢性病,几次从死神的手中挣脱出来。家中儿女都在外打工,一年才能回来一次,朱连翠和老伴相依为命,心中有说不出的孤独。刘双燕清楚,老人不愁吃、不愁穿,最缺的就是陪伴,她一有时间,就来与老人话家常,嘘寒问暖。另外,刘双燕还为朱连翠落实了危房改造,她将村里的危房改造户集中在一起,老人们平时可以串串门,不再无依无伴。

  “你离乡亲有多近,乡亲就跟你有多亲。”刘双燕说。2015年,她双膝患上了髌骨软化症,医生建议多休息少走路,然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脚步不能停。止痛膏药、理疗护膝伴她走过了这几年。有时痛了、累了的时候,听到村里老大爷说一句:“闺女,我带你一段,你少走点路吧。”刘双燕顿时心生感动,朴实的话语使她暂时忘却了伤痛。

  在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朱集村在2016年顺利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下降到现在的0.6%,大部分贫困家庭有了稳定收入。不仅如此,刘双燕还多方筹集资金,为朱集村建设了崭新的文化广场和乡村大舞台,使村民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能够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2018年,刘双燕本该结束任期,但是他再一次选择留任,成为连续三届的扶贫队长。“扶贫攻坚战正在最关键的时刻,我不想当一个逃兵。”刘双燕说。

  “如果不能调整风向,那就调整风帆”

  6年多的扶贫工作,刘双燕亏欠最多的是家人。从驻村第一年起,她便告别亲人,离开了远在合肥的温馨小家庭。那一年,女儿才上六年级,如今女儿已经考入大学。

  2012年,刚驻村不久,刘双燕的母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直到临终时,她也没能临床尽孝。“娘不怪你,既然去了农村,就得扎下来实实在在为咱老百姓做些事。”从此,刘双燕将母亲的这句话铭记在心里,并以此鞭策自己的工作。

  为了驻村,刘双燕与爱人两地分居,丈夫非常支持她的工作,一个人挑起了家庭全部的重担,既当爸又当妈地照顾女儿。从初中到大学,刘双燕缺席了女儿整个青春期的成长和陪伴。“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乖女儿,妈妈工作忙,对不起。”这是母女俩日常通话的结束语。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女儿高考结束后不久,刘双燕的爱人突发急性心梗骤然离世,成为她心中永远都无法弥补的亏欠和伤痛。噩耗如同晴天霹雳,使她悲痛欲绝,久久不愿接受事实。“我们相约女儿高考之后,他辞去工作,来村里陪我……”说到这里,刘双燕的泪水再难抑制,这其中的辛酸与痛苦只有自己最懂。

  “如果不能调整风向,只能调整风帆。”刘双燕说,不知道流了多少泪水,可再多的泪水也换不来死后重生,生活还是得继续,驻村工作离不开她。经过一个月的休息调整,朱集村民又看到了刘双燕那熟悉的身影,她将悲痛深深地埋在心中,化作力量迎接新的工作,九年扶贫之路仍在继续。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故事。从36岁到43岁,刘双燕把人生中最美好的7年芳华,全部奉献给了扶贫攻坚事业。工作之余,她最喜欢站在朱集村的文化广场边,看着村民们欢快地舞蹈歌唱……(魏军)

责任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