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蒙城县努力打造乡贤文化促进乡风文明
发表时间:2017-06-26 10:15:00来源:亳州文明网

  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亳州市蒙城县引导广大群众向贤人学习、做个贤人,建设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作用,在广大群众中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政府广搭平台,乡贤群众广泛参与。

  政府搭台就是政府作为乡贤文化的引导者,提供相应的政策、场地和资金支持。蒙城县在圣人殿的陈列室设立了乡贤榜,在县博物馆建设了好人馆,在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乡贤馆、乡贤广场,各乡镇开设道德讲堂、开展“书香村居”创建,为挖掘乡贤文化,充分发挥新乡贤带动示范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贤者就是在邻里间口碑好、威望高、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说服力。蒙城县各乡镇在他们中间选出有时间,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代表成立“乡贤理事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走访群众,因地制宜制定《理事会章程》和《管理制度》。引导大家逐步参与到理事会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来。理事会成员象一根红线贯穿于政府和群众之间,既为群众服务,也可以为政府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新乡贤助力地方发展。

  随着外出创业成功和学业有成的人士不断增多,加上本土一些老党员、老干部和有名望的“能人”不断涌现,如何发挥好这部分“新乡贤”在推动地方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成为蒙城县重点谋划的事项之一。2016年,王集乡率先在杨沟村试点,以古贤、近贤、今贤为依托,建设乡贤文化广场、乡贤馆,让广大群众尊崇乡贤、学习乡贤有目标、有对象。该乡在前期推行“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和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乡贤参事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化解基层矛盾。目前,全乡每一个自然庄作为一个网格、一个服务区域,都设有乡贤参事员,实施网格化管理。2016年7月15日,杨沟村后马庄马洪中因琐事与马洪超发生纠纷,险些酿出大祸。负责该区域的乡贤参事曹占峰第一时间获知后,便赶往现场调解处理。“两家人当时都在气头上,当天去没处理好。第二天一大早又去说和,还是没有调解成功。为防止出现意外,第三天再次去处理,通过讲解、劝说,多方做工作,最终两家互相达成凉解,消除了不稳定的隐患。”像这样的事件,2016年曹占峰已成功处理了十多起,没出现一次上访。

  为更好地发挥乡贤参事“减压阀”的作用,王集乡已开设网络平台、来信来访、服务热线、民情信息员、全程代理等七个受理渠道,推出了乡贤参事“六事”工作法、为民服务工作流程图、化解矛盾制度、化解纠纷工作程序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并通过书香村居道德讲堂、发放村规家训“明白卡”等方式,加强对群众的教育,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做好人蔚然成风,“新乡贤”引领乡风文明。

  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成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为乡贤文化注入新活力,主要体现在“一个感召、两个带头”: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感召引领文明风尚。独自照料出脑血栓父亲二十多年的李楼村村民李晓栓,照顾痴呆兄弟二十多年不离不弃的新村村民朱晓红。他们都是来自乡村、扎根乡村的身边好人,这些感人事迹打动着、感染着周边群众,引领乡亲们行孝行善。乡村贤德人士带头力推崇德向善。如板桥镇关庙社区村书记方振付,自己创业致富不忘全村人,先后出资修建了全村水泥路,同时为适龄务工青年提供务工机会和技术指导。就是有着像方振付这样有威望、有能力的贤德人士,担当起了垂范乡里、敦厚民风、凝聚民心的重要角色,让关庙社区成为了蒙城县远近闻名的老板村。2012年方振付荣登“中国好人榜”。再如漆园华良木业老总鹿文民,数十年来,支持家乡建设,接济贫困乡亲,捐资助学,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村民心中的道德榜样。又如坛城镇李圩村从事货运的李秀华樊平夫妇,高速上遇见车祸起火即将爆炸的轿车,奋力砸破车窗救出四条人命。

  在乡贤文化的促进下,新乡贤层出不穷,几年来,蒙城县共涌现出中国好人41名、安徽好人30名、亳州好人55名等各级身边好人、道德模范3200余名,被誉为“全国好人第一县”,被安徽省文明办确定为全省三个“身边好人榜设立试点县”之一,有力地推动了蒙城县精神文明建设。(蒙城县文明办)

责任编辑: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