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蒙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发表时间:2018-10-17 12:34:00来源:亳州文明网

  今年来,蒙城县严格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为重点,按照群众“自选、自建、自管、自用”原则,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认真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设立县级专项资金2.9亿元,整合资金5.4亿元,申报人居环境项目贷款8亿元,建设7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省级示范村22个,其中新建型12个,旧村整治型和改造提升型10个。目前正在建设9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19个省级中心村。其中小辛集乡李大塘村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许疃镇被评为“全国生态乡镇”;李大塘村规划获得全省美丽乡村规划一等奖,范集工业园区韩寨村获得三等奖,均获得“安徽省宜居村庄”称号;乐土镇双龙村荣获“安徽省2015年绿色村庄示范点”称号;板桥集镇桂光村、范集工业园区韩寨村被评为“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成功创建7个省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村,22个省级森林村庄。蒙城县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三次被授予“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2018年实现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全覆盖,2020年全面实现美丽乡村。

  突出设施配套,把握群众参与的“源动力”。坚持从群众最期盼、最需要,最关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着手,引导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抓好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中建设党群服务中心、休闲广场、居家养老中心、文化大礼堂等基础设施,建成集基层党建、居家养老、乡村文化、文体娱乐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体。近年来共修建和改造道路197.5公里,新建休闲广场67个,服务中心30个,农贸市场13个,文化礼堂17个,安装路灯4995盏,绿化162万平方米,公厕138个,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突出乡贤参与,抓住群众主体的“主心骨”。积极探索,以两代表一委员、乡贤参事员为抓手,建立健全乡、村、组、家四级网络,实施联调联处,全力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难题,健全群众多元参与大格局。一是创新工作机制。以代表委员“请、进、敞、打”四扇门为基础,以乡贤提事、亮事、审事、谋事、定事、管事“六事”管理手段为模式,在两代表一委员参与事务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基础上,提标升级,多元素融入,让新乡贤参与,搭建“两代表一委员”、乡贤文化两大工作平台,充分发挥“代表委员、乡贤参事员”职能作用,为建设美丽王集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是弘扬家风家训。紧紧抓住弘扬新乡贤文化为纽带,结合传统文化厚重底蕴,挖掘身边的好家风、好乡贤;以先进的乡贤文化,潜移默化引导村民解决民意、民怨、民调、民风、民困、民富问题;初步探索出了一套系统、有效、新颖的社会管理、多元化解矛盾工作模式。三是完善网格体系。建设“王集乡乡贤馆”、村级乡贤工作室、“乡贤之家”、村民小组评理室,教化乡民,维系乡情,温暖乡土。

  突出全域覆盖,推动全民参与的“热情度”。印发《百村示范,千庄整治实施意见》,以自然庄环境整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立足全域,开展“四村同创”行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建设“清洁村庄”标准版。发动群众全面开展“垃圾清零”“清洁家园”行动,全县共出动人工12万余人次、机械车辆2万多车次、清理生活垃圾1.4万吨、清理建筑垃圾8500余吨、清理乱堆乱放6万余处、清理乱贴乱画1.8万处。二是建设“绿色村庄”增强版。在清洁乡村的基础上,坚持“不大拆大建、水面只增不减、树木只栽不砍”的原则,实施农村绿色家园工程,充分利用房前屋后、路肩护坡、河岸滩涂、闲地空地,围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药园、小树园”等,建设整洁有序、界线分明、护栅整齐、观赏养眼的“微田园”。三是建设“宜居村庄”升级版。围绕水、电、路、网、房等工程,加快实施道路硬化、安全住房、饮水净化等工程。全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在去年投入5.5亿元,建设600公里“庄庄通”的基础上,继续启动650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工程。四是建设“美丽村庄”终极版。加大产业培育力度,立足资源禀赋,建立行业协会,鼓励资本下乡、老板下乡,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突出长效管护,找准群众主体“落脚点”。探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卫生管护机制,共同维护环境清洁、村庄靓丽。一是配套环卫设施,完善管护机制。建设垃圾房,配置垃圾桶,每庄配备一名保洁员,明确职责,划段包片,对村内公共卫生实行一天一打扫,一天一清运。二是制定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制定村规民约,发放致广大村民一封信,号召村民自我管理,实行“门前三包”,鼓励村民实行垃圾分类,农户在收集点按照可回收垃圾价目表等值兑换所需物品。三是成立卫生协会,加强督查教育。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参与环境卫生监督。卫生协会既监督村级保洁员的日常工作,作为对保洁员工作奖惩的依据;又监督村民“门前三包”情况,作为评选文明户的标准。对于落实“门前三包”较差的农户,协会成员主动上门说服教育,并帮助其整改。四是注重乡风文明,培育社会新风。开展美丽家园行动,开设村民道德讲堂和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教育村民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当文明户,争做文明人。

  突出主导产业,保证群众主体的“驱动力”。依托中心村的资源优势,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巩固“一块田”调整成果,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村不断融合。

责任编辑:李飞